2025 年 4 月 7 日搜狐网消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成为了推动行业前进的关键力量。随着 CTP(Cell to Pack)技术和刀片电池的广泛应用,胶粘剂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正经历着需求量的激增以及性能要求的大幅提升。
CTP 技术简化了电池的内部结构,通过减少模组数量,使得电芯能够更紧密地排列,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这种设计在提升电池空间利用率、增加能量密度的同时,也让胶粘剂成为保障电池结构稳固的核心材料。而刀片电池凭借其独特的长薄型电芯设计,同样对胶粘剂在电芯之间的结构粘接以及整体电池包的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动力电池的诸多应用场景中,螺纹锁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振动和冲击,若动力电池的螺纹连接部位出现松动,将严重威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厌氧螺纹锁固胶在此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在螺纹间隙中迅速固化,形成高强度的粘接,有效防止螺纹松动,确保电池在复杂的行驶工况下始终保持稳定运行。
从市场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发展。据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单车的胶粘剂使用量预计将达到约 5 公斤,而这其中,螺纹锁固胶的用量也在随着动力电池结构的复杂化与高性能化要求而不断增加。从电芯之间的结构粘接到电池螺纹锁固,胶粘剂的身影无处不在,其价值量也从以往的单个 PACK 包 200 - 300 元,增长至如今的 400 - 900 元,甚至更高。
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螺纹锁固胶及相关胶粘剂领域的研发投入。国内外的胶粘剂生产巨头们,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推出适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特性的新产品。例如,一些企业通过优化配方,研发出了具有更高强度、更好耐化学腐蚀性以及优异耐高低温性能的厌氧螺纹锁固胶,以满足动力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在工艺优化方面,为了契合电池制造工艺自动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螺纹锁固胶也在不断改进自身的施工性能。如今的产品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固化,减少生产线上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还具备低温固化的特性,可在不影响电池其他部件性能的前提下完成固化过程,降低能耗,同时其良好的可涂布性也使得涂胶操作更加简便、精准,适应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长续航里程、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动力电池对于螺纹锁固胶等胶粘剂的性能要求也将持续提升。